臺灣有諸多名茶,如凍頂烏龍、文山包種、阿里山高山茶,以及東方美人等。海拔高度,決定了臺灣茶的口味。海拔越高,口味越佳、價格越貴。而臺灣海拔最高的種茶區(qū)阿里山區(qū)的阿里山鄉(xiāng)、梅山鄉(xiāng)、番路鄉(xiāng)等地區(qū),其種植阿里山高山茶滋味甘潤醇厚,近年來阿里山鄒族文化部落的阿里山高山茶對阿里山茶堅持用最好的茶青、制造最好的、品質(zhì)最佳的茶葉,是臺灣茶葉的最具形象的茶葉代表。臺灣璽福霖隆重推薦:杉林溪茶,梨山茶,大禹嶺茶這些高海拔茶(高冷茶)。臺灣璽福霖可以非常負(fù)責(zé)的說:這三種茶橫掃海內(nèi)外的任何茶。湯色微綠金黃,口味純正,留香四溢,柔滑無比。
臺灣茶和福建茶的差別非常大。臺灣茶可以沖七,八泡以上,不論泡的時間長短,即使是泡一天也不變色不變味,依然香味純正,而同比仿冒臺灣茶葉的福建產(chǎn)茶葉就不行了,泡的時間長了就變色變味,也沖不了幾泡就沒有香味了?!九_灣璽福霖臺茗網(wǎng)提供】
臺灣產(chǎn)什么茶
臺灣茶主要品種:
青心烏龍: (別名:青心、烏龍、種籽、種茶、軟枝、烏龍、玉叢)樹形稍小屬于開張形,枝葉較密生,葉形長橢圓形,以葉部5~6公分處最闊,葉肉稍厚,質(zhì)柔軟富彈性,葉色呈濃綠色而富光澤,葉脈色淡明顯凹陷與主脈交角最小平均僅40o左右,幼芽呈紫色。由于制茶質(zhì)量優(yōu)異,全臺灣各茶區(qū)均有栽培,適合制造包種茶,屬于晚生種。(產(chǎn)期隨海拔與緯度不同而不同,臺東鹿野茶區(qū),二月中旬即可采收,名間鄉(xiāng)要到四月中,廬山、霧社四月底,梨山則要到五月底或六月初。)青心烏龍可作出蘭花香、桂花香等「品種香」。在北部坪林茶區(qū)稱為「種仔旗」,中部則稱為「烏龍旗」或「凍頂旗」。
青心大冇
(別名:大冇、青心仔、歹種仔) 樹形中等稍橫張性,葉形長橢圓形,葉尖先端凹入,葉片中央部最闊,鋸齒比較銳利,葉肉稍厚帶硬,中肋大稍明顯,側(cè)脈則不明顯,葉色呈暗綠色,幼芽肥大而密生茸毛且呈紫紅色,樹勢強,產(chǎn)量高。本品種以桃園、新竹、苗栗等主要產(chǎn)地,適制性廣,屬中生種,是制作白毫烏龍茶的當(dāng)家品種。
臺茶12號
(別名:金萱、二十七仔)母本臺農(nóng)8號+父本硬枝紅心之雜交后裔,試驗代號為2027,茶改場成功育種的排列順序第十二號。于1981年命名,樹型橫張型,葉橢圓形,葉肉厚,葉色濃綠富光澤,芽綠中帶紫,富茸毛,芽密度高,樹勢強,高產(chǎn),采摘期長,抗枝枯病。適制包種茶及烏龍茶,屬中生種。金萱的采收量比青心大冇和青心烏龍高百分之二十至五十。
臺茶13號
(別名:翠玉、十三號仔、二十九仔)母本硬枝紅心+父本臺農(nóng)80號之雜交后裔,試驗代號為2029,茶改場成功育種的排列順序第十三號。于1981年命名,除樹型較直立,芽色稍紫,樹勢產(chǎn)量略遜,芽密度較低外,其余特性與臺茶12號相近,適制包種茶及烏龍茶,屬中生種。翠玉的采收量比青心大冇和青心烏龍高百分之二十。
鐵觀音
樹型稍大,枝條肥大,枝葉著生數(shù)少,葉形橢圓形,葉面最為開展,葉肉甚厚富于光澤,鋸齒稍大而不銳利,且中央部以下如同被扭轉(zhuǎn)呈大波浪狀為其特征。側(cè)脈間隆起呈皺紋狀,幼芽稍帶紅色,收量少。原產(chǎn)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臺灣以臺北木柵為主產(chǎn)地,屬晚生種。
硬枝紅心
(別名:大廣紅心)樹型稍大,枝葉稍疏,葉形較青心烏龍為大,呈長橢圓狀披針形,鋸齒銳利大小不等,葉肉稍厚,帶光澤質(zhì)硬,葉色呈紫紅色,幼芽肥大而密生茸毛,呈紫紅色,萌芽期長,樹勢強健,收量居中。目前以臺北縣石門鄉(xiāng)為主產(chǎn)地,屬早生種。
大葉烏龍
別名:烏龍種)樹勢高大,枝條粗,枝葉稍少,葉形長橢圓形,葉肉厚,葉色呈暗綠色,幼芽稍肥大,白毛多,呈淡紅色,樹勢佳,存活率高,生長迅速,收量居中。以臺北縣汐止、七堵、石門、深坑、石碇等為主產(chǎn)地,目前栽培面積已逐漸減少,屬早生種。目前少量種在花蓮瑞穗,長的特別好,近年來漸成花東新茶區(qū)標(biāo)榜的特色之一。
四季春
(別名:四季仔)它在木柵茶農(nóng)「大頭輝」的茶園里發(fā)現(xiàn),屬早芽種,早春晚冬都生生不息,從不休眠,人稱大頭輝仔種。它是茶園里自然雜交而成,帶有武夷種的特征,可能是武夷與青心烏龍或青心大冇的雜交。名間鄉(xiāng)的茶農(nóng)李彩云,自木柵引種,大量種植;它的生長速度快,產(chǎn)量大,又有早春茶和晚冬茶可采,剛好填補市場空窗期,商品價值高。李彩云將它命名為四季春。
紅玉
(臺茶18號)臺茶18號其母本為(緬甸大葉種)+父本(臺灣野生山茶)之雜交后裔,歷經(jīng)50余年的試驗研究選出適制優(yōu)良紅茶品種(品系代號:B-40-58),并于1999年6月經(jīng)前臺灣省農(nóng)林廳審查通過,正式登記命名為-臺茶18號;且于2003年茶業(yè)改良場百周年慶票選俗名為『紅玉』。
青心柑仔
「青心柑仔」品種特性茶樹大小屬中等、枝葉著生稍多、葉呈橢圓形、葉形如弧狀、葉肉稍厚、葉質(zhì)軟滑、富彈性、葉色濃綠多光澤、幼葉呈淡紫紅色,幼芽大小中等、茸毛稍多。制茶品質(zhì):成茶形狀緊結(jié)、色澤濃綠、水色明亮香氣高,滋味甘醇、幼嫩采摘成茶白毫顯出。目前以臺北縣三峽鎮(zhèn)為主產(chǎn)地。
臺茶7號
60年在泰國引進之Shan系統(tǒng)中選出,原為5118號品系,1974年命名。幼嫩芽葉為淡綠色,葉為長橢圓型。開始采摘為三月中、下旬,扦插及定植存活率比臺茶8號低,生長勢中等,樹型喬木橫張性,枝葉茂密柔軟,根系脆弱,抗病蟲害性弱,收量高。適制紅茶,外觀灰白,葉底明亮,普遍栽植于土層深厚松軟,有機質(zhì)多之南投縣魚池、埔里及花東紅茶區(qū)。
臺茶8號
是從印度引進阿蕯姆Jaipuri系統(tǒng)的改良品種,原為184品系,是1974年命名,一般俗稱阿蕯姆紅茶。幼嫩芽葉為淡綠色,葉為橢圓型,開始采摘期為三月上中旬,樹型喬木直立型,枝葉粗疏,易繁殖,扦插及定植存活率高,生長勢強,抗病蟲害性強,收量較臺茶七號低。因味道較濃郁而獨特,具有類似茶阿蕯姆紅茶類似之濃郁甘醇滋味,茶湯水色深紅濃厚,烘焙好的茶葉外觀條索勻整,色澤烏黑油潤,的茶水紅艷明亮,色澤與味道皆濃,香味可迅速沖泡出,具有淡淡的玫瑰花香,滋味醇厚,除了清飲外,沖泡后如果要泡奶茶,以臺茶8號較為適宜,因為泡奶茶,以臺茶8號較為適宜,也適合調(diào)制加料茶;因為泡奶茶要用味道較濃的紅茶才適宜,茶湯轉(zhuǎn)為迷人的琥珀色,奶香中伴隨著濃郁茶香,「色」、「香」、「味」具佳,且冷熱飲皆宜,臺茶8號就深具這種特色。
金萱
(別名:27仔、臺茶12號)
品種特性:茶香具奶香味、茶樹生長旺盛、早生、抗旱、抗病力強。
是吳振鐸老師1945年從日本人留下五仟多株實生苗中選出,1982年提命名委員會通過正式命名為「臺茶12號」。表示臺灣茶業(yè)改良場改良選育第12號品種。1982年代臺灣古樸、清靜、文人氣息的茶藝館開始流行,想想在古樸、清靜氣份下說我要喝「臺茶12號」搭不上調(diào)吧!當(dāng)時任何作物都沒俗名,才另取個通俗的名子「金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