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湖南產(chǎn)茶歷史悠久<sup>[]</sup>

              來源:www.twpcom.com???時間:2021-10-01 15:30???點擊:291??編輯:慕容藝???手機版

              湖南產(chǎn)茶有文字最早記載,多數(shù)學者認為是戰(zhàn)國時代(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的我國最古老的地理文獻《尚書禹貢》,該書有荊地(今湖南及湖北之大部分地域)產(chǎn)“三幫底貢蕨茗”、“貢蕨茗”即貢茶,貢茶自然是優(yōu)質(zhì)名茶了。這就是說2500年前湖南就產(chǎn)優(yōu)質(zhì)茶葉了。

              長沙馬王堆出土西漢文獻中有“槚一笥”的披露,“槚”即茶,此表明西漢時代,即2000年前湖南就已用茶葉作隨葬物,茶葉作為隨葬物品,必定是好茶了。

              西晉時(公元265~317年)湖南名茶大露頭角,據(jù)此時的《荊州出土記》記載,武陵七(十)縣通出茶,最好。西晉的武陵即今之龍山、常德、漢壽、沅江(西)、桃源、溆浦、古丈、黔陽、綏寧、通道、靖縣、新晃、鳳凰、花垣等所圍繞的25~26個縣(市),幾乎包括湘西全境。

              南北朝《茶陵圖經(jīng)》中載:“茶陵者,所謂陵谷生茗焉”,茶陵的這一“茶”字,在我國各縣縣名中是唯一的。

              唐代(618~906年)湖南茶葉產(chǎn)區(qū)已分布到湘、資、沅、澧四水流域,產(chǎn)茶地相當于現(xiàn)今的40余個縣(市),每年的貢茶就有12.5萬kg。當時的名優(yōu)茶品種有衡山團餅、石廩方茶(衡山)、邕湖含膏(岳陽)、零陵竹間茶、渠江薄片(安化與新化)、益陽團茶、麓山茶(長沙)、西山寺炒青(常德)、靈溪芽茶(永順、保靖等縣)、碣灘茶(沅陵)等,其中如常德的“西山寺”青綠茶,唐代大詩人劉錫禹的《西山蘭若試茶歌》中有“新芽連春播半未舒,自摘至煎俄頃余,木蘭墜露香微似,瑤草監(jiān)波色不如”。千年后的今天,讀了此詩,也為西山寺炒青綠茶的“花貌、清冷”所吸引。

              宋代,湖南茶出潭、岳、辰、澧、鼎等五州,茶分26茶,其中名優(yōu)茶品有獨行靈茶(潭州,今長沙)、潭州茶末、岳麓茶(長沙)、綠片、片金、金茗(以上三種均產(chǎn)于長沙)、邕湖含膏(岳陽)、黃翎毛(岳陽君山)、大巴陵、小巴陵、開勝、開卷、小卷生(以上五種均產(chǎn)岳陽)、雙方、綠芽、大方茶、小方芽(以上四種產(chǎn)岳、辰、澧州)、鼎州芽茶、衡山茶、云山茶等。

              元代(1279~1368年)湖南的岳陽、常德、潭州等處均設有榷茶提舉司,行茶葉專賣政事。

              明代(1364~1644年)湖南茶葉據(jù)《本草綱目》記述:“楚之茶有湖南之白露、長沙之鐵色、岳州之巴陵、辰州之溆浦、湖南之寶慶和茶陵”。

              清代繼承之前的名茶,同時對形成名茶的環(huán)境條件有所考察,乾隆28年《寶慶府志》認為“茶以生于崇山峻嶺者為貴”,又記載“茶,五屬俱產(chǎn),新化為多,其樂安村山出者,葉細而味甜,較諸茶頗佳”;并認為茶葉品質(zhì)隨風土而異,據(jù)康熙二十七年《臨武縣志》記述:“茶產(chǎn)西山味頗苦,性涼,食之解毒”;陶澍認為安化茶之優(yōu)于新化茶是“斯由地氣殊,匪因人工巧”;光緒十四年的《湖南全省掌故備考》說“常德府茶惟南鄉(xiāng)安化界產(chǎn)者頗佳”。

              到了20世紀10~40年代的民國期間,主要繼承前代名茶,有《湖南茶產(chǎn)概況調(diào)查書》(1935)和《湖南之茶》(1942)兩書記載。質(zhì)優(yōu)而量多當推六崗茶(資水南岸)、大庸之毛坪茶、桃源沙坪茶、古丈茶、五蓋山茶(郴縣)、嶺東茶(江華)等。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湖南省茶葉事業(yè),中間盡管走過一段不平坦的道路,但在茶園面積的擴大、產(chǎn)量的增長、品質(zhì)的提高取得了很大成績。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97无码免费人妻高清,无码电影 在线播放,国产一级二级三级视频,午夜视频网址在线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五十路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