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畝龍井產量?
一畝龍井干茶的產量約150斤。
等,明前的龍井-
春日煙雨,西湖最盛,然比起如畫的風景,讓人惦記著的還有西湖周圍隱藏著的風物。
北緯30 左右,在云山霧罩中享受溫暖濕潤的空氣滋養(yǎng),汲取白砂土壤的養(yǎng)分,恰在明前采摘,最為珍貴。
等一口明前的龍井,這是愛茶人對于春天的執(zhí)念。
位于杭州西湖西面茂林修竹的風篁嶺上,有一眼不干不涸的泉池,傳說古人以為此泉源源不斷,或許與海相通,會有神龍潛居于此,稱其為“龍井”。在龍井的周圍種植茶樹,所得茶之極品,稱為“龍井”茶。
西湖龍井盛名400年,然在得名之前,品飲此茶在唐代已經被靈隱寺的僧人們納入日常生活里了。茶圣陸羽在《茶經》里這樣記載:“錢塘生天竺、靈隱二寺。”靈隱、天竺二寺位于西湖飛來峰南北麓,這里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溫潤的氣候適合茶樹的生長,僧人們在寺廟旁邊開山種茶,自采自制,一杯清茶,淡然品茗,也用來招待香客。
據北宋時期的“杭州老市長”蘇東坡所考證,靈隱、天竺二寺所種植的茶樹是由南北朝時期的佛學家、旅行家、山水詩派的鼻祖謝靈運從天臺山帶來的。
北宋時期,龍井茶區(qū)形成一定的種茶規(guī)模。北宋高僧辯才法師歸隱的故地壽圣院的??陀刑K軾、秦觀、趙\等人,他們在此間品茶吟詩填詞,樂得人間快活。“如此湖山歸得去,詩人不許做茶農。”作為杭州的老市長,“龍井”茶的粉絲兒,大文豪蘇東坡不吝親書的“老龍井”匾額,至今仍然保存在獅峰山腳的懸崖上。
僧人與茶的相遇,多了一份禪意。加上文人相傾,又多了一份詩意。禪與詩,氤氳在茶香里,提高了它的知名度,加速了普及性。
南宋時,作為國都的杭州,茶葉的生產得到了進一步的發(fā)展,當時靈隱下天竺香林洞的“香林茶”,上天竺白云峰產的“白云茶”和葛嶺寶云山產的“寶云茶”已經是貢品了。不過,受交通、地域和產量的限制,還是主要在西湖周邊的文人墨客間熱銷。
元代時,龍井茶的知名度得到進一步擴展,“元四大家”之一的虞集曾與友人暢游龍井,留下了著名的詩篇:
《次鄧文原游龍井》
徘徊龍井上,云氣起晴畫。
澄公愛客至,取水挹幽竇。
坐我詹卜中,余香不聞嗅。
但見瓢中清,翠影落碧岫。
烹煎黃金芽,不取谷雨后。
同來二三子,三咽不忍漱。
在詩人的筆下,我們可以感受到當時龍井一帶的飲茶之風,那時的人們已經總結出了采摘茶葉最好的時節(jié),不在谷雨后。
后世之人對于品茶越來越有心得,總結出了一套標準:清明前采摘的叫“明前茶”,谷雨前采摘的叫“雨前茶”,又叫“二春茶”。雖說立夏之后還有三春茶、四春茶,但都不如“明前茶”和“雨前茶”。俗話說:“明前茶,貴如金”。所以,對于友人相贈的明前茶,奉若至寶也不足為奇。
在宋元時期,茶多以龍團鳳餅等緊壓茶在文人墨客間盛行,他們將茶研磨成茶末,閑暇時以“斗茶”為趣,品論茶湯的顏色和湯花持續(xù)長短來品論高下,引領 社會 雅士之風。
但到了明朝時,開國皇帝朱元璋沒有文人的閑情,總覺得龍鳳茶餅的制茶工藝麻煩,白白浪費人力財力,所以下令廢除緊壓茶的制作工藝,改為較為簡單的散型茶。這時,龍井茶所為散形茶的代表開始崛起。
明代的江南才子徐文長在編撰《全國名茶》時,就將龍井茶收錄其中。由于茶香日盛,四周山民也開始種植茶樹,由寺院至民間,龍井茶飛入尋常百姓家。
龍井茶盛于清代,與熱愛下江南的乾隆皇帝有關。他在六下江南的興致之旅中,有四次都來到了西湖畔的龍井產區(qū)游玩。不僅觀看龍井茶的制作,還寫下了六收關于龍井茶的御詩,并且還將胡公廟前的十八棵茶樹封為“御茶”。自此,西湖龍井登峰造極,成為皇家貢品。
龍井風土,得西湖之靈秀,但不是所有的龍井茶都能叫西湖龍井。傳統(tǒng)的龍井產區(qū)集中在獅峰、虎跑、梅家塢、靈隱一帶的群山之中,這里雨量充沛、溫和濕潤,長時間漫射的光照猶如與茶樹慢條斯理的耳鬢廝磨。
“獅”“龍”“云”“虎”這些老字號的西湖龍井多少有點生態(tài)條件和炒制技術的差異,所得的茶葉略有不同。
其中莫數“獅”字號的獅峰山產區(qū)龍井茶為最佳,其色澤嫩黃,香高持久,被譽為“龍井之巔”,其馳名當然要感謝乾隆皇帝了?!盎ⅰ弊痔柵c杭州市西南大慈善白鶴峰下慧禪寺的虎跑泉有關。而“云”字號的梅家塢與西湖隔山相望,種植在富含“白砂土”的山丘上,700多年的古村落里世代棲息著茶農,跨越5公里的梅嶺隧道,猶如闖入一方秘境。
每當春分之后,清明之前,蜂擁而來的人們?yōu)榈氖瞧飞弦豢谡嬲摹懊髑安琛薄?
所謂春天的第一口鮮,在于它的主要成分茶多酚、氨基酸等含量高,在清明前的時節(jié)充分積累,茶葉鮮嫩,色澤黃中帶綠,渾然天成。
一芽一葉,挺直削尖,扁平俊秀,茶葉在水的沖泡下,湯色清澈,滋味甘醇,馥郁持久。細品,唇齒間有香氣回蕩著,令人回味無窮。
茶的清香,容易讓我們從塵世的浮躁中抽離出來,得到片刻的靜謐,也許這正是僧人與文人喜歡之處。
生命的詩意,也許就從品一杯“明前”的龍井茶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