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紅袍制茶過程
大紅袍的第一道工序為萎凋。萎凋?qū)τ诖蠹t袍巖茶來說很關(guān)鍵,巖茶的巖骨花香是否濃重取決于萎凋效果。萎凋便是蒸發(fā)葉片水分,使其軟化,為“走水和除澀”等做準備。該環(huán)節(jié)有兩種方式,日光萎凋和加溫萎凋,前者也稱為曬青。將茶青薄攤在水篩中,水曬置于院落中的陽光下,陽光溫度低于34℃,制茶工還要控制曬青時間。曬青后,還要進行晾青。晾青需要在室內(nèi)進行,萎凋后的葉片光澤較淺,此時進行晾青,主要將其放置于晾青架上。晾青需要反復進行,避免茶葉色澤還原,狀態(tài)復蘇。
第二道程序為做青。做青工序主要形成茶葉的色香味等品質(zhì),該工序費時費力,要求也較高。在做青的過程中,大紅袍這種巖茶會出現(xiàn)綠葉紅鑲邊特征。
第三道工序為炒青。將茶葉置于高溫環(huán)境中,使其內(nèi)部的酶活性降低,進而使葉片喪失葉綠素,停止發(fā)酵,同時激發(fā)葉片香氣。
第四道工序為揉捻。揉捻主要發(fā)生在揉茶臺上,主要通過揉捻的方式將茶葉汁水擠出來,此時葉片松軟成條,香氣會變得濃烈起來。將葉片放入鍋中炒,接著取出葉片繼續(xù)揉捻,如此茶葉才能滿足烘焙條件。
第五道工序為初焙。該環(huán)節(jié)會促使茶葉中的物質(zhì)轉(zhuǎn)化,茶葉內(nèi)在物質(zhì)轉(zhuǎn)化越多,茶業(yè)品質(zhì)越高。在烘焙時,烘焙師需要控制溫度和速度。
第六道工序為揚簸。該過程主要為了去除茶葉堆中的碎片等雜質(zhì)。
第七道工序為晾索。主要將茶葉晾起來,避免茶葉渥堆發(fā)熱,否則大紅袍茶葉色香味都會大打折扣。
第八道工序為復焙。主要彌補初焙時的不足,使茶葉品質(zhì)均勻,同時避免茶香損失。
復焙之后的茶葉便是成品毛茶,此后再經(jīng)過三道火,形成成品茶,最終將這些茶葉集中裝到箱子里。
在茶葉制作中,制茶工還要及時做好質(zhì)量檢查工作,以便及時止損。
2. 大紅袍茶制作工序
盡可能地保持沖泡時水的溫度達到100度左右,在沖水后大約15秒鐘立即倒茶。對于巖茶而言,高沖低斟顯得非常重要,沖水時讓茶葉在蓋碗中能翻滾起來,斟茶時低斟,避免茶香飄逸。
大紅袍的沖泡流程
1、取茶:依據(jù)個人口味8-10克之間,筆者以電子秤取茶8.23克。
2、潔具,溫具:先用潔凈水沖洗此次泡茶所用的一切器具。其中,蓋碗內(nèi)用開水溫具兩次。
3、投茶:將稱取的8.23克大紅袍投入蓋碗中。
4、洗茶:由于這款大紅袍的條索不緊結(jié),筆者在洗茶過程采取即進即出快速洗茶方法洗茶一道。
5、沖泡:筆者在此次品鑒過程中,沖泡大紅袍的水溫達到初沸,即98℃左右,第一次出湯10秒左右,第二次出湯15秒左右,第三次出湯20秒。
6、分茶:簡單地說,就是把已沖泡好的大紅袍茶湯倒入各個品茗杯中,讓在座品茗者品飲。
拓展資料
大紅袍品飲方法:觀其湯色,橙黃明亮,表面有“金圈”,聞其味,香氣馥郁。
1、觀其色
2、聞其香
3、第二道茶水(第一道洗茶):應重點放在茶味上,如茶味是否醇厚,或苦澀味或雜味等。
第三道茶水:對大紅袍的品飲,講究“巖骨”喉韻咀底,杯底香,(杯中水飲完后聞杯底香)等,品茶是一種精神感應,高層次的文化享受。因此,第三道茶水應在“巖韻”上下功夫,體驗茶湯在口腔內(nèi)是否有鮮爽感,在喉頭上是否有潤滑爽口之快感,還未想將茶湯吞下時是否有滑溜而下喉之感。
3. 大紅袍制茶過程圖片
現(xiàn)在大紅袍已經(jīng)成為了武夷巖茶的代用詞,人們普遍認為它說的是一種茶。其實,大紅袍是武夷巖茶里的一個品種。大紅袍是拼配茶,源自于武夷山的標志,并有著美好傳說的那叢“大紅袍”茶樹。因為它是由三株六顆不同品種的茶樹組成(目前它們具體是什么品種,還沒有權(quán)威性的結(jié)論),由這幾棵茶樹得青葉制成茶,自然就是拼配茶了。武夷山的茶廠每年都有做“大紅袍”的傳統(tǒng),每年的各種斗茶賽中,“大紅袍”也是重要品種之一。
做出一款真正好的大紅袍,是個極高境界。首先要對武夷巖茶所有武夷巖茶品種的特點非常了解,其次,制茶工藝也非常嫻熟,甚至還有獨到之處,獨特的見解。在這個基礎(chǔ)之上,才有可能配出一泡好的大紅袍。由于茶葉是植物,它內(nèi)在的一些東西是人為無法控制的,再加上天氣濕度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由于不確定因素太多,所以說做出一泡真正好的大紅袍,是可遇不求的,是上天的恩賜。
武夷巖茶是烏龍茶系中的一種,產(chǎn)區(qū)主要分布在武夷山市,產(chǎn)區(qū)分為:正巖產(chǎn)區(qū)~武夷山風景區(qū);半巖產(chǎn)區(qū)~與景區(qū)接壤的產(chǎn)區(qū);外山產(chǎn)區(qū)~半巖外接壤的高山產(chǎn)區(qū);周邊產(chǎn)區(qū)~武夷山市周邊的縣市,四個級別。它們排序為:正巖產(chǎn)區(qū)屬珍品、半巖產(chǎn)區(qū)次之,其次是外山產(chǎn)區(qū)(高山茶),再次是周邊產(chǎn)區(qū)。武夷巖茶以其獨有傳統(tǒng)工藝制作程序,使之留香持久、霸(茶)氣十足、巖韻醇厚。具有條索緊實,茶香底亮等特點。
武夷巖茶的制作程序繁復,工藝細致。主要程序為采青、萎凋、做青、炒青、揉捻、發(fā)酵、烘干、精撿、烘焙、退火、初審、復焙、退火、評審。
武夷巖茶按產(chǎn)地可以劃分為:正巖茶,半巖茶和洲地茶。正巖產(chǎn)區(qū)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及氣候條件造就了武夷大紅袍的巖骨花香(正巖產(chǎn)區(qū)大紅袍又以三坑兩澗核心產(chǎn)區(qū)茶品質(zhì)為最佳)。正巖茶只要加工工藝沒有問題,就會呈現(xiàn)出巖韻,半巖產(chǎn)區(qū)的茶次之。洲茶如果品質(zhì)足夠好也可能呈現(xiàn)出一點巖韻。外山茶不論是什么級別的,都不可能呈現(xiàn)出巖韻。
一般說來武夷山傳統(tǒng)碳焙工藝制作的大紅袍,正巖產(chǎn)區(qū)耐泡度極佳,用蓋碗品鑒評審泡法12泡以上時,可以達到巖韻明顯,水不散,口感豐富,回韻足。半巖產(chǎn)區(qū)的茶,也基本上可以達到,7到8泡以上,甚至十泡。(好的武夷山桐木關(guān)正山小種,可以達到十二泡以上。)
耐泡度不是檢驗一款茶好壞的唯一因素,但是是關(guān)鍵因素之一。簡單說來就是耐泡度高的茶,制作工藝肯定沒有問題,茶葉本身內(nèi)含的有益物質(zhì),肯定會更多一些。耐泡度低的茶,有可能剛開始的香氣也不錯,但是,一定不會是很好的茶。
正巖、外山土壤中的氮、磷、錳和有機質(zhì)含量差異不大,但pH值、鉀、鋅、鎂等微量元素及土壤的疏松度差異顯著,直接導致了茶葉的品質(zhì)差異。從茶葉的生化角度來看,茶葉的品質(zhì)不但與各生化成分總量有關(guān),也與各成分之間的比例有關(guān)。
滋味方面:正巖、外山水仙品質(zhì)主要生化指標差異顯著,茶多酚、咖啡堿、可溶性總搪、兒茶素總量差異不大,水浸出物差異顯著(茶湯厚度),氨基酸、酚氨比(茶湯濃度、茶味的輕重)差異極顯著。
香氣方面:巖茶素有“醇不過水仙、香不過肉桂”之說,茶青中的香氣成分以醇類物質(zhì)為主,不同品種茶青主要香氣物質(zhì)(品種香)不同,水仙以乙醇含量最高,肉桂以橙花叔醇含量最高;在香氣總量上,成正巖>半巖>外山趨勢,不同品種香氣總量相差較大,肉桂香氣總量是水仙的2倍左右,種類更多,因此做出的茶香氣(工藝香)更加馥郁清長;不同產(chǎn)地茶青中香氣成分中有相同的物質(zhì),也有獨有的香氣物質(zhì),且同一香氣成分含量及比例不同,從而表現(xiàn)出不同土壤香。
正確的沖泡手法能更好的表現(xiàn)出一款茶的內(nèi)在品質(zhì)和價值。
有些茶對沖泡手法和水質(zhì)要求較高,有些茶對泡茶手法要求不是很高,但正確的沖泡手法對于品鑒一款茶的品質(zhì)的優(yōu)略是必不可少的。
大紅袍如何能用最簡單的辦法沖泡出一杯好喝的茶。首先說水,大桶4升裝的農(nóng)夫山泉就行,長白山產(chǎn)地的更好。再說燒水壺,有隨手泡更好,沒有隨手泡用電開水壺也沒有問題,只要能保證水充分沸騰就行了。水沸騰后等半分鐘落下開。就可以開始沖泡了。(水溫控制在95度到98度最好)
說到?jīng)_泡就要說到茶具,簡單的一個20塊錢的蓋碗加上10塊錢的公道杯足以,再來個喜歡的品茗杯,足夠了。更簡單的辦法就是拿個玻璃杯,一個玻璃杯足以泡出一杯香茶。關(guān)鍵是泡茶的步驟和手法。
1、先燙杯子,
2、投茶,(可以根據(jù)個人口味投茶5-8克,一般是8克左右,品鑒一款茶時候最好是8克)蓋蓋后輕搖杯身,讓杯身的熱度和里面的少量水蒸氣與茶葉充分接觸,達到醒茶的作用,有提香的功效。大概是搖10秒左右。
3、這時候可以聞蓋香,也就是茶葉的干香,對一款茶初步的了解。也是判斷一款茶是否在儲存過程中變質(zhì)或者跑味,經(jīng)驗豐富后還可根據(jù)干香確定沖泡手法的略微變化。
4、注水,出湯。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傳統(tǒng)泡茶步驟第一泡茶要倒掉,或者養(yǎng)壺養(yǎng)茶寵用。但如果您的茶是傳統(tǒng)碳焙工藝制作的,那么大可不必這么浪費好茶了。正確的方法是:第一泡茶直接放置在一邊,先不喝,從第二泡開始品茗。第一泡用于對比品茶過程中對比湯色變化和待品鑒即將結(jié)束時候品冷香,深層次了解一款茶的品質(zhì)。
5、從第二泡開始可以聞蓋香,從第三泡聞蓋上的水香,根據(jù)香氣的反饋決定坐杯時間的長短。
前4泡幾乎不用坐杯,5-8泡坐杯10-30秒。9到12泡坐杯30-60秒或者更長。
每泡的茶湯必須倒凈,才能更好的品出烏龍茶一泡一味的風韻。
只要水不散,就能繼續(xù)泡,半巖產(chǎn)區(qū)入門級口糧茶至少能泡8到10泡以上,好點的茶至少能泡8-12泡以上,正巖產(chǎn)區(qū)品鑒級茶泡茶手法沒有問題的話至少是12-16泡。如果達不到這個數(shù)量,很有可能是茶葉生長過程中加入了過多的化肥,茶葉是催長出來的。或者加工工藝有問題。
希望大家都能用正確的手法發(fā)揮出茶應有的味道。
品鑒大紅袍,紅茶,鐵觀音時候基本上都是這個步驟,鐵觀音和紅茶,臺灣茶等等,都是烏龍茶的分支。
4. 大紅袍茶如何泡制
大紅袍茶的沖泡
1、先在小蓋碗里放置5—10克茶葉
2、沖泡的水要沸滾,隨燒隨泡
3、注水時要“低斟高沖”,壺口與蓋碗保持一段距離
4、注水后刮去茶湯上面的浮沫,再加蓋
5、一般5—15秒出湯,喜歡喝濃茶的泡的時間長些,喜歡喝淡茶的則出湯快些
大紅袍的功效
一、大紅袍擁有非常突出的利尿作用。茶葉中豐富的咖啡堿和茶堿具有良好的利尿作用,可用于治療水腫和水滯瘤。
二、大紅袍具有非常顯著的興奮作用。大紅袍茶葉中富含大量的咖啡堿,其能興奮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幫助人們振奮精神、增進思維、消除疲勞、提高工作效率。
三、大紅袍的強心解痙作用明顯??Х葔A具有強心、解痙、松弛平滑肌的功效,能解除支氣管痙攣,促進血液循環(huán),是治療支氣管哮喘、止咳化痰、心肌梗塞的良好輔助藥物,大紅袍茶葉中就含有大量的咖啡堿。
四、紅袍也具有抗菌和抑菌作用。茶中的茶多酚和鞣酸作用于細菌,能凝固細菌的蛋白質(zhì),將細菌殺死,可用于治療腸道疾病,如霍亂、傷寒、痢疾、腸炎等。
五、大紅袍還具有抑制動脈硬化的作用。大紅袍茶葉中含有豐富的茶多酚和維生素C,這兩種物質(zhì)都具有活血化瘀和防止動脈硬化作用,經(jīng)常飲茶的人當中,高血壓和冠心病的發(fā)病率較低。
5. 大紅袍泡茶流程
正宗大紅袍需要洗茶
“一道水,二道茶,三道四道是精華,五道六道也不差,七泡有余香,八道有余味,九道十道仍回味?!迸莶钑r第一道水,被稱為洗茶,一般都是被倒掉的。
6. 大紅袍制茶過程視頻
麻辣香鍋底料
半包干辣椒 適量花椒 7粒姜片 5片蔥段 5段蒜粒 5瓣蝦 5只土豆 1個藕 1節(jié)芹菜 2根金針菇 1把西藍花 半朵豆皮 1張牛肉丸 5個魚丸 5個食鹽 5克白糖 3克
麻辣香鍋的做法步驟
步驟 1
首先準備麻辣香鍋需要的素菜,千張也就是豆腐皮一塊,切成條。必備的金針菇,撕散備用,土豆和藕分別去皮切片,杏鮑菇一根切片,西蘭花切成小簇洗凈,香芹幾根切段,用來增加香味,然后搭配自己喜歡的青菜適量。還需要準備些葷菜,午餐肉能增加麻辣香鍋的香味,切片備用。
步驟 2
根據(jù)自己的喜好搭配一些牛肉丸,魚丸,蟹棒等。整蝦適量,用牙簽從尾部第二節(jié)處插入,抽出蝦線。用剪刀剪掉蝦須蝦肢,再從背部剪開,以便更好入味,這樣所有的配菜都準備好了。還需要準備一點香料,大蒜切粒,生姜切片,大蔥切段,大紅袍一小把增加辣香味,喜歡吃辣的,可以再加些干辣椒。青紅花椒適量增加麻香味。
步驟 3
鍋里水燒開,倒入土豆,千張和藕,水開后煮一分鐘撈起,金針菇易熟煮半分鐘即可,西蘭花煮熟后備用。牛肉丸魚丸不易熟,煮3~5分鐘后撈起備用。熱鍋放油,油量稍微多一點。放入海底撈底料,這樣可以省去熬香油的步驟。今天的量用半袋兒就可以了,將底料熬化后
步驟 4
倒入蔥姜蒜,辣椒,花椒,炒出香味。再倒入蝦,炒至變黃,下入芹菜段,炒出香味,然后倒入所有的食材,大火翻炒均勻,炒大概三分鐘左右
步驟 5
炒大概三分鐘左右,讓所有食材徹底入味,在加食鹽,白糖,繼續(xù)翻炒均勻后,下入青菜炒至斷生,最后加香菜,撒上白芝麻,翻炒幾下即可出鍋。這樣一道美味的麻辣香鍋就做好了。
步驟 6
準備食材……
步驟 7
準備配料……我用的香辣干鍋調(diào)料,視頻里用的火鍋底料……都可以,也可以用豆瓣醬炒香……
步驟 8
食材焯水……
步驟 9
鍋里熱油,放入香辣干鍋調(diào)料1大勺,豆瓣醬1大勺,炒香,然后放入蔥姜蒜,辣椒,花椒炒香,最后放入大蝦炒熟…
步驟 10
然后放入芹菜炒香,把所有食材放入鍋里炒至入味,再放入青菜炒至斷生,加食鹽、白糖,調(diào)味……
步驟 11
炒香后即可出鍋
7. 大紅袍干茶制法
紅方大紅袍不是紅茶。大紅袍的制作工藝結(jié)合了綠茶和紅茶的工藝,是工序最多、技術(shù)要求最高、最復雜的茶類。其制法極為精細,基本制作工藝包括:萎凋→攤晾→搖青→做青→殺青→揉捻→烘干→毛茶等工序。
紅茶屬全發(fā)酵茶,是以適宜的茶樹新牙葉為原料,經(jīng)萎凋、揉捻(切)、發(fā)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藝過程精制而成的茶。萎凋是紅茶初制的重要工藝。
8. 大紅袍茶制作過程
大紅袍適合煮著喝,可以先將8克左右的茶葉投入茶壺當中,再加入1000毫升的水,這個是煮大紅袍的基本比例,大家可以在這個基礎(chǔ)上稍作增減。如果茶湯過淡,可在煮大紅袍的過程中,可以增加投茶量,如果茶湯過濃,也可以適當加一些水。
大紅袍產(chǎn)自福建武夷山,是巖茶的代表,是我國的特征名茶。大紅袍條索緊結(jié),色澤綠褐色,茶湯橙黃明亮,可以看到紅綠相間的葉片。
泡大紅袍先要潤茶,這個步驟不可以省略,其次,要注意投茶量,一般是按照1:22的比例來投茶。
9. 大紅袍制茶工藝流程
大紅袍葉大但是不緊,鐵觀音顆粒緊結(jié),茶葉的受火程度是不一樣的,大概溫度80~85℃。
復烘是采用低溫慢焙,使巖茶香味慢慢形成并相對固定下來。
一般用足火溫度80~85℃,攤?cè)~量1.5千克毛火葉,一般15分鐘左右翻拌一次?;饻刂饾u下降,焙至足干,然后進入“吃火”工序。
大紅袍制作技藝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有獨到之處,對巖茶品質(zhì)都起作用,其烘焙方法也是重要
10. 大紅袍茶加工工藝
大紅袍屬于六大茶類中的烏龍茶。烏龍茶根據(jù)產(chǎn)地來劃分可以分為閩北烏龍、閩南烏龍、廣東烏龍和臺灣烏龍四類。其中閩北烏龍又有巖茶和洲茶之分,生長在武夷山上的稱巖茶,產(chǎn)于平地的為洲茶。
閩北烏龍以武夷巖茶著稱,巖茶中主要品種有水仙、肉桂、奇種、單叢、名叢等。名叢是巖茶之王,在珍貴的名叢中,以四大名叢“大紅袍、鐵羅漢、白雞冠、水金冠”最為金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