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關(guān)于茶文化的手抄報圖片欣賞

              來源:www.twpcom.com???時間:2022-11-24 05:32???點擊:223??編輯:admin???手機版

              自古以來,我們國家的人都很喜歡喝茶,所以誕生出了茶文化。下面是我為您分享了茶文化的手抄報圖片,一起來看看吧!

              茶文化的手抄報圖片

              漂亮的茶文化手抄報圖片

              茶文化茶葉品種 綠茶類

              毛尖:產(chǎn)于河南信陽 俗稱“綠茶之王”。

              龍井:既是浙江省杭州地名,也是泉名。此地出產(chǎn)的茶亦用此名。

              碧螺春:產(chǎn)于江蘇省吳縣洞庭山。茶葉采于春季,制成品緊密纏繞,帶螺旋形。相傳康熙年間,洞庭山少女采茶,不帶筐子,把茶葉放在乳間,茶得體溫而生奇香,名為“嚇殺人”茶。清康熙皇帝南巡太湖,喜愛這茶的清香,但認為“嚇殺人”不雅,又因為茶葉帶螺旋形,康熙皇帝賜名碧螺春。碧螺春成為 清代貢茶。

              毛峰:產(chǎn)于安徽省黃山。

              猴魁:產(chǎn)于安徽省 太平縣。

              瓜片:產(chǎn)于安徽省六安縣。

              珠茶:產(chǎn)于浙江平水。

              青頂:產(chǎn)于浙江臨安天目山。

              白云茶:產(chǎn)于浙江雁蕩山。

              銀毫茶:產(chǎn)于湖南百疊嶺。

              紅茶類

              川紅:川紅工夫產(chǎn)于四川省宜賓等地,具備緊細圓直,毫鋒披露,色澤烏潤,內(nèi)質(zhì)香高味濃的優(yōu)良品質(zhì)。

              祁門紅茶:簡稱祁紅,產(chǎn)于安徽省祁門。

              滇紅:云南紅茶,簡稱滇紅。

              暖卡紅茶:產(chǎn)于河南信陽。溫胃暖身,抗御寒冷,索住熱量。

              信陽紅:產(chǎn)于河南信陽。

              北苑貢茶:產(chǎn)于福建省建甌市。

              烏龍茶類

              鐵觀音:產(chǎn)于福建省安溪。

              黃金桂:產(chǎn)于福建省安溪。

              毛蟹:產(chǎn)于福建省安溪。

              本山:產(chǎn)于福建省安溪。

              凍頂烏龍:產(chǎn)于臺灣凍頂山。

              大紅袍: 福建省武夷山

              單樅:廣東省潮州市鳳凰鎮(zhèn)鳳凰山

              黃茶類

              蒙頂黃芽:茶芽條勻整,扁平挺直,色澤黃潤,金毫顯露;湯色黃中透碧,甜香鮮嫩,甘醇鮮爽。為黃茶之極品。

              君山銀針:產(chǎn)于湖南 洞庭湖 君山島。

              白茶類:產(chǎn)于福建福鼎

              松溪白茶:產(chǎn)于福建松溪縣。

              黑茶類: 產(chǎn)于湖南安化。

              禪意茶道人物意境圖片欣賞(2)

              禪意茶道的理念 1.天人合一

              中國茶道吸收了儒、道思想精華。道家的學(xué)說則為茶人的茶道注入了“天人和一 ”的哲學(xué)思想,樹立了茶道的靈魂。同時,還提供了崇尚自然,崇尚樸素,崇尚真的美學(xué)理念和重生、貴生、養(yǎng)生的思想。

              2.道法自然

              中國茶道強調(diào)“道法自然”,包含了物質(zhì)、行為、精神三個層次。中國茶道認為:“茶是南方之嘉木”,是大自然恩賜的“珍木靈芽”。中國茶道講究在茶事活動中,一切要以自然為美,以樸實為美,動則行云流水,靜如山岳磐石,笑則如春花自開,言則如山泉吟訴,一舉手,一投足,一顰一笑都應(yīng)發(fā)自自然,任由心性,絕無造作。

              3.尊人貴生

              中國茶道中,尊人的思想在表現(xiàn)形式上常見于對茶具的命名以及對茶的認識上。茶人們習(xí)慣于把有托盤的蓋杯稱為“三才杯”。杯托 為“地”,杯蓋為“天”,杯子為“人”。意思是天大、地大、人更大。如果連杯子、托盤、杯蓋一同端起來品茗,這種拿杯手法稱為“三才合一”。貴生是指注重茶的保健養(yǎng)生以及怡情養(yǎng)性的功能。

              4.坐忘

              “坐忘”是道家為了要在茶道達到“至虛極,守靜篤”的境界而提出的致靜法門。受老子思想的影響,中國茶道把“靜”視為“四諦”之一。如何使自己在品茗時心境達到“一私不留、一塵不染,一妄不存”的空靈境界呢?道家也為茶道提供了入靜的法門,這稱之為“坐忘”, 即忘掉自己的肉身,忘掉自己的聰明。

              5.無幾

              道家所說的無己就是茶道中追求的無我。無我,并非是從肉體上消滅自我,而是從精神上泯滅物我的對立,達到契合自然、心納萬物?!盁o我”是中國茶道對心境的最高追求。

              禪與茶道的歷史

              西漢公元前52年,吳理真在四川蒙頂山種下七株茶樹開創(chuàng)了世界上人工 種植 茶葉的先河,吳理真因此被敬為茶祖。公元前4年,佛教傳入中國后,吳理真在蒙頂山脫發(fā)修行,亦佛亦茶,首創(chuàng)“佛茶一家”,被尊稱為甘露禪師。唐代人封演在《封氏見聞錄》中記錄北宗禪習(xí)茶的情景“學(xué)禪務(wù)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 飲茶 。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zhuǎn)相仿效遂成風(fēng)俗”。

              唐人陸羽被世人尊稱為茶圣,寺院出身,三歲時就[4]被禪師收養(yǎng),從小練得一手采制、煮茶的高超技藝。他撰寫的《茶經(jīng)》記述了茶的歷史、種植、加工以及茶具、品茶習(xí)俗等。

              唐代南禪宗系統(tǒng)禪僧也注重飲茶。唐末五代,河北趙州禪師以“吃茶去”的機鋒接引弟子。據(jù)《景德傳燈錄》卷十記載,趙州問新到僧:“曾到此間么?”僧答:“曾到”。趙州曰:“吃茶去。”又問僧,僧答:“不曾到”。趙州曰:“吃茶去”。這就是禪宗歷史上著名的“趙州吃茶去”公案。

              宋代著名禪師圓悟克勤,在湖南夾山著就禪宗第一書《碧巖錄》并悟出禪茶一味之道。曾手書“茶禪一味”四字,將其饋贈參學(xué)的日本弟子榮西。至今圓悟手書原跡仍被 收藏 在日本奈良大德寺,日本茶道因此也有“茶禪一味”的說法。唐宋禪寺中專門設(shè)有“茶寮”,以供僧人吃茶;在諸寮舍司煎點茶的設(shè)有專門的職位,稱為“茶頭”。叢林規(guī)則要求每日在佛前、祖前、靈前供茶;新住持晉山,也有點茶、點湯儀式;甚至還有專門以茶湯開筵的,美名其曰“茶湯會”。

              日本禪寺的庭院也有“茶亭”、“茶寮 ”茶亭建筑雅致,環(huán)境清幽,是我國禪寺“茶堂”“茶寮”在日本的發(fā)展??梢哉f中國品茶之風(fēng)始于寺院,盛行于寺院,唐宋之后,品茶之風(fēng)更盛。然后普及到文人、士大夫、皇宮貴族,直至廣泛的社會大眾。

              禪與茶道的關(guān)系

              相傳神農(nóng)嘗百草,即知茶有解毒藥效。史傳記載,東晉僧人,已于廬山植茶,敦煌行人,以飲茶蘇(將茶與姜、桂、桔、棗等香料一起煮成茶湯)助修。隨著華夏文明之發(fā)展,演至唐代,而茶 文化 興起。制茶法由唐餅茶、宋團茶、明葉茶、至清工夫茶;飲茶法從唐煮茶、宋點茶、明泡茶、而清沏茶。茶由藥用而飲用、而藝用、而禪用;由上層社會“雅玩”入俗為民間“柴米油鹽醬醋茶”開門七事。

              茶滲透于文化生活而產(chǎn)生茶具、茶廠、茶行、茶室、茶館、茶經(jīng)、茶書、茶詩、茶畫、茶歌以至茶道,不一而足。以茶待客,以茶會友,以茶定親,以茶饋禮,以茶貿(mào)易,民情風(fēng)俗,均與茶不可分離。茶文化為中國 傳統(tǒng)文化 的重要組成部分。

              釋迦牟尼佛拈花示眾,迦葉微笑,遂有以心傳心之教外別傳,南北朝時由達摩傳來中國。 傳說 達摩少林面壁,揭眼皮墮地而成茶樹,其事近誕,而其所寓禪茶不離生活之旨,則有甚深意義。嗣后馬祖創(chuàng)叢林,百丈立清規(guī),禪僧以茶當飯,資養(yǎng)清修,以茶饗客,廣結(jié)善緣,漸修頓悟,明心見性,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禪宗,演至唐代,而禪文化興起。禪滲透于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于語言歷史而有禪話、禪史、語錄、燈錄;于文學(xué)藝術(shù)而有禪文、禪詩、禪樂、禪畫;于建筑工藝而有禪寺、禪塔、禪室、禪具;于學(xué)術(shù)思想而有禪理、禪學(xué)、禪道、禪風(fēng)。禪是中國佛教的特質(zhì)之一,禪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茶一禪,兩種文化,有同有別,非一非異。一物一心,兩種法數(shù),有相無相,不即不離。茶文化與禪文化同興于唐,其使茶由飲而藝而道,融茶禪一味者,則始自唐代禪僧撫養(yǎng)、禪寺成長之茶圣陸羽。其所著《茶經(jīng)》,開演一代茶藝新風(fēng)。佛教禪寺多在高山叢林,得天獨厚,云里霧里,極宜茶樹生長。農(nóng)禪并重為佛教優(yōu)良傳統(tǒng)。禪僧務(wù)農(nóng),大都植樹造林,種地栽茶。制茶飲茶,相沿成習(xí)。許多名茶,最初皆出于禪僧之手。如佛茶、鐵觀音,即禪僧所命名。其于茶之種植、采擷、焙制、煎泡、品酌之法,多有創(chuàng)造。中國佛教不僅開創(chuàng)了自身特有的禪文化,而且成熟了中國本有的茶文化,且使茶禪融為一體而成為中國的茶禪文化。茶不僅為助修之資、養(yǎng)生之術(shù),而且成為悟禪之機,顯道表法之具。蓋水為天下至清之物,茶為水中至清之味,其“本色滋味”,與禪家之淡泊自然、遠離執(zhí)著之“平常心境”相契相符。一啜一飲,甘露潤心,一酬一和,心心相印。茶禪文化之潛移默化,其增益于世道人心者多矣。

              中國茶禪文化傳入日本,于是而有日本之“茶道”;傳入英國,于是而有倫敦“午后茶”;傳至歐美,竟有所謂“基督禪”者。茶禪文化影響世界文明,實深廣遠。茶禪是文化之縮影,“一沙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可見各國不同文化之內(nèi)涵與時代精神。茶禪又是文化之泉源,儒家以茶規(guī)范儀禮道德;佛家以茶思惟悟道;藝術(shù)家以茶書畫詩文;評鑒家以茶審美鑒賞。茶使人類精湛思想與完美藝術(shù)得以萌發(fā)創(chuàng)造。茶禪文化可以興、觀、群、怨,小至怡情養(yǎng)性、應(yīng)對進退,大至國際往來、文化交流,誠目前改革開放、凈化人心、啟迪智慧之所必需,亦為弘揚民族優(yōu)秀文化、促進精神文明建設(shè)之所當務(wù)。

              已故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大德,生前素心淡泊,好茶樂道,觀世界文明發(fā)展之趣勢,感祖國茶禪文化之漸替,念我祖本師之慈懷,闡茶禪一味之真諦,爰倡茶禪學(xué)會,以期聯(lián)絡(luò)同道,致力于新中華的精神文明建設(shè),弘揚茶禪文化于新時期,啟迪理想,護持道德,開發(fā)文化,綱維紀律,蓋亦為經(jīng)濟建設(shè)中心添磚增瓦、搭橋鋪路之一助。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趙樸老希望廣大“茶人”與有志“茶文化”之士,能將已瀕湮沒的中國茶道,發(fā)掘整理,恢復(fù)繼承,發(fā)揚光大。中國茶禪學(xué)會遵循趙樸老的遺愿,也正為此而努力。

              茶禪文化是一個容量很大、范圍很廣、內(nèi)容非常豐富的大文化圈。它并不局限于佛教文化,但它的主流確實是中國佛教的茶道。它由禪而興起,繼由禪而成熟,終因禪而成就。它雖然也是一個歷史發(fā)展過程,但它的脈絡(luò)卻由佛教茶道而一以貫之。

              人體有色息心三大要素之分支,生活有飲食、呼吸、睡眠三大活動之需要(儒家謂為食息眠,道家謂為精氣神,佛家謂為色息心,藏密謂為脈氣明點,實質(zhì)一也),法門即有如來禪、秘密禪、祖師禪三大體系之類別。禪定有種種分類,此種分類,是從色息心上分,色息心三者相互聯(lián)系,不可分割,但修持有所側(cè)重。如來禪著重息法,斷惑證真,轉(zhuǎn)識成智;秘密禪著重色法,入我我入,即身成佛;祖師禪著重心法,明心見性,即心成佛。禪定亦因三大法系而展開。茶與佛家這三種禪定都結(jié)下不解之緣,賦予了茶禪文化極為豐富的內(nèi)涵,使世俗間的飲茶活動逐步升華為佛門的茶道。

              中國佛教最先推行的禪定大都是四禪八定的如來禪,如來禪是坐禪,講究安般守意的息法息道,與后來祖師禪的參禪、行住坐臥都是禪是不同的。坐禪需要靜慮專注,心一境性,而茶本具的“降火、提神、消食、解毒、不發(fā)”等等藥性藥效,其功用正好有助于攝心入定,所以茶與禪修結(jié)合,乃極自然而必然之事。坐禪用茶的最早記載,見于《晉書?藝術(shù)傳》:僧人單道開坐禪,晝夜不臥,“日服鎮(zhèn)守藥數(shù)丸,大如梧子,藥有松蜜姜桂茯苓之氣,時飲茶蘇一二升而已”。僧人坐禪修定,須持“過午不食”之齋戒,蓋由戒生定,由定證慧也。故叢林不作夕食,但許飲茶以助修。唐代茶道,多與佛教食法相關(guān),稱為“吃茶飯”。唐用茶餅,故需煮飲,如煮飯然。叢林謂過午之后飲食為小藥,故茶又謂為茶湯,如藥湯然。所以趙州公案說“吃茶去”。

              唐代寺院飲茶助修,逐漸普及,唐封演《封氏聞見錄》載:“開元中,泰山靈巖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學(xué)禪務(wù)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挾,到處舉飲,從此轉(zhuǎn)相仿效,遂成風(fēng)俗?!睆拇丝梢娪缮俗U飲茶助修以致形成民間轉(zhuǎn)相仿效的飲茶風(fēng)俗。而宗門亦將坐禪飲茶列為宗門規(guī)式,寫入《百丈清規(guī)》。佛教叢林制度,由唐百丈禪師立《百丈清規(guī)》而創(chuàng)定?!栋僬汕逡?guī)法器章》及“赴茶”、“旦望巡堂茶”、“方丈點行堂茶”等條文中明文規(guī)定叢林茶禪及其作法次第。其“請新住持”文中記有“鳴僧堂鐘集眾,三門下釘掛帳設(shè),向里設(shè)位,講茶湯禮。……揖坐燒香,揖香歸位,相伴吃茶?!奔从诜ㄌ迷O(shè)兩鼓:居?xùn)|北角者稱“法鼓”,居西北角者稱“茶鼓”。講座說法擂法鼓,集眾飲茶敲茶鼓?!胺ü摹保沧〕稚咸?、小參、普說,入室并擊之,上堂時二通?!韫拈L擊一通……召集眾僧飲茶。

              又每坐禪一炷香后,寺院監(jiān)值都要供僧眾飲茶,稱“打茶”,多至“行茶四五匝”。茶院中還專設(shè)“茶堂”,供寺僧坐而論道,辯說佛理,或招待施主、同參之用;有“茶頭”執(zhí)事,專事燒水煮茶,獻茶酬賓;專門有“施茶僧”,為行人惠施茶水;寺院所植茶樹,專稱“寺院茶”;上供諸佛菩薩及歷代祖師之茶,稱“奠茶”;寺院一年一度的掛單,依“戒臘”年限的長短,先后奉茶,稱“戒臘茶”;住持或施主請全寺僧眾飲茶稱“普茶”。茶會成為佛事活動內(nèi)容。凡此種種均來源于坐禪飲茶,目的還是為了幫助禪修,而后相沿成習(xí),潛移默化,成為佛教叢林的法門規(guī)式。百丈禪師有:“吃茶、珍重、歇”三訣,唐皎然飲茶詩有“三飲便得道”之語,劉珍亮謂飲茶具“十德”,《五燈會元》載有所謂飯后三碗茶的和尚家風(fēng)??梢姴柙谔拼褳樯ど钪兴豢苫蛉?。以茶敬客,更是寺院常規(guī)。自宋至清,舉辦茶宴,已成寺院常規(guī)活動。如浙江徑山寺即有近千年的茶宴史。藏傳佛寺,一般都舉行茶會。十九世紀中葉,大喇嘛寺曾舉辦過數(shù)千喇嘛參加的法會,有時持續(xù)數(shù)日之久。由此可見茶不但與顯教,而且與密教;不但與漢傳佛教,而且與藏傳佛教都有密切關(guān)系??傊险f這些都是坐禪飲茶的茶道,也可說是修如來禪的“坐禪”茶道。

              就在坐禪飲茶的茶道盛行之時,開元三大士(善無畏、金剛智、不空)從印度來到中國首都長安傳播密教。密教修的是即身成佛的秘密禪,一切修法都可說是供養(yǎng)法。而茶成為最佳供品之一,一開始就與密教修供又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大唐歷代皇帝賞賜高僧大德,多用茶供。如金剛智忌辰,舉行千僧供,玄宗賜茶一百一十串(唐代系餅茶,故可用線貫串),以供齋用。大興善寺文殊閣上梁,代宗敕賜千僧飯,賞上梁赤錢二百貫,蒸餅二千顆,胡餅二千枚,茶二百串。

              惠果大師于貞元六年(760)入宮,于長生殿為國持念七十余日,歸時,每人賜絹三十匹,茶二十串。貞元十四年,惠果入內(nèi)道場,賜絹一匹,茶十串。惠果常以所賜之茶換購丹青原料畫曼荼羅,可見唐代皇帝即以供養(yǎng)茶賜茶為供佛施僧的高級禮遇。法門寺地宮供奉物中,有唐代系列茶具一套,系唐僖宗自用以供佛和大阿贄黎者(僖宗排輩第五,乳名“小五”,茶具墨書有“五”字略號,是最珍貴的皇室茶具,也是世界上現(xiàn)存唯一最古老的茶具?,F(xiàn)存法門寺博物館)。日本文獻記載,臺密宗祖最澄及永忠和尚,遣唐回國,帶茶種植于比?山麓。永忠和尚獻茶于嵯峨天皇,天皇稱贊并命當?shù)?宇治縣等地)普遍種茶,是為日本最早傳茶之記載。奈良宇治所產(chǎn)之宇治茶,至今還為日本茶道常用之茶。又廣東江門傳說密宗一行大阿贄黎曾在江門白水暫住,日種山茶,夜觀天象(一行為中國大天文學(xué)家),進士陳吾道建茶庵寺,并為一行塑像立碑。凡此均可證明茶與密宗的法緣關(guān)系。

              日本臺密六祖智證大師圓珍《行歷抄》記其初至長安面見法全(唐密祖師惠果和尚之法孫),引至“青龍寺西南角凈土院上房,與茶飯吃。”后三日,圓珍“到青龍寺禮拜和尚,入道場,隨喜禮后,便于院中吃茶飯”,由此可見茶與密寺及密宗行人之關(guān)系。法門寺地宮八重寶函中有藥師曼荼羅,其藥師像與東密《覺禪鈔》心覺的左手持缽右手持錫杖的唐本藥師像完全一樣,說明地宮也已用茶供養(yǎng)藥師。藥師法為中國早期密法,唐代弘揚最盛。盡管顯密詳略不同,但傳承迄今不絕。藥師法是了生脫死,以藥物為體、以性空為性來認識人生而改造人生現(xiàn)前腳下立地起修之大法。藥師法的本質(zhì)就是修藥師定。修藥師定,就是教人明于自己色息心之所由具以及如何用此色息心之所具而做頂天立地之人。亦即教人如何在生活中了生死而又在了生死中生活也。藥師定者,秘密禪之禪定也。它融秘密禪修色之要,會如來禪修息之奧,通祖師禪修心之妙,以大食法(消化生理)修色,解決食色問題;以安般法(循環(huán)生理)修息,解決呼吸問題;以入寤法(大腦生理)修心,解決睡眠精神問題,實為現(xiàn)前做人做事之生活禪也。用藥師法茶供、茶施、茶會,則是秘密禪茶供之善巧方便之運用。因為茶禪一味,禪密一體。茶作供品,作空性觀,既易悟緣起性空之理,更顯實相不空之法。密教用茶作供,可表如來口、如來味、如來意,這是修密供茶的茶道,也可說是修秘密禪的“密禪”茶道。

              由于人身色息心是一個完全的整體,因此如來禪的坐禪、秘密禪的密禪與祖師禪的參禪是相互聯(lián)系,從三個不同的層面而逐漸開顯的。所以在坐禪飲茶、密禪供茶、參禪茶味三者既有彼此相聯(lián)的共同點,又有先后不同的差別層。修祖師禪的“茶禪”(即茶禪一味)的茶道是到宋朝禪宗發(fā)展過程中最后形成的。也就是說,茶由禪興,茶由坐禪飲茶到茶事融入佛事,列進宗門法規(guī),乃至以茶作為密教供品,用以供佛齋僧。法門寺的茶供養(yǎng)、圓珍的“吃茶飯”,甚至趙州三呼的“吃茶去”,以茶作為妙傳心印的載體,茶修禪修一體,茶味禪味一味,茶密禪密一體,這就完成了中國佛教三個層面,色息心三法相即、空假中三諦圓融的中國茶道。也就是坐禪飲茶的茶道、修密供茶的茶道和用茶印心茶禪一味的茶道。飲茶的茶道,主要是飲茶調(diào)息,攝心入定,心息相依,安般守意,進而止住自心流注,臻于住息息住,心一境性。供茶的茶道,主要供茶作觀,作空性觀,周遍明了,入本不生際,乃至離邊大中觀,常樂我凈。印心的茶道,主要是味茶凈心,自心現(xiàn)量,遠離四句,甚至念住無念,見本來面目。

              “茶禪一味”是由宋朝臨濟宗大師圓悟克勤提出的,他在湖南夾山寺編著的《碧巖集》在禪門影響甚大,被韓國稱為“天下第一奇書”。他手書“茶禪一味”四字真訣,由日本 留學(xué) 生輾轉(zhuǎn)傳至日本高僧一休宗純手中,成為日本代代相傳的國寶。日本臨濟宗榮西禪師遣宋留學(xué)回國后,將茶種植于禪寺,并著《吃茶養(yǎng)生記》。之后大應(yīng)國師又將中國寺院飲茶方式傳至日本。大應(yīng)之后繼有幾位禪僧至中國習(xí)茶道并成為茶師。后大德寺一休和尚將茶道之法傳弟子珠光,乃融日本文化之特色,創(chuàng)出富有東瀛風(fēng)味的日本茶道,成為日本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后千利休改良而普行于民間,稱為千家流,倡導(dǎo)“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即日本現(xiàn)在的里千家茶道?,F(xiàn)在日本茶道已有數(shù)流矣。

              山上宗二之茶書《山上宗二記》謂“茶道是從禪宗而來的,同時以禪宗為歸依?!睗赦肿谂怼恫瓒U同一味》說:“茶意即禪意,舍禪意即無茶意。不知禪味,亦即不知茶味。”珠光禪師說:“茶道的根本在于清心,這也是禪道的中心?!薄耙晃肚鍍?清心),法喜禪悅,趙州知此,陸羽未曾至此。人入茶室,外卻人我之相,內(nèi)蓄柔和之德,至交接相互間,謹兮敬兮,清兮寂兮,卒以天下(心國)太平?!眰髡f珠光禪師捧茶擬飲,老師一休舉鐵如意一聲斷喝,將其手中茶碗打得粉碎,珠光猛然有省。一休再問禪意若何,珠光答謂“柳綠花紅”,一休印可。珠光專以茶道保任所得,并最終提出“佛法存于茶湯”的見地。千利休也在《南方錄》中寫道:“佛之教即茶之本意。汲水、拾薪、燒水、點茶、供佛、施人、自啜、插花焚香,皆為習(xí)佛修行之行為”,而“茶道之秘事在于打碎了山水、草木、茶庵、主客、諸具、法則、規(guī)矩的,無一物之念的,無事安心的一片 白露 地。”這一片白露地,就某些茶道已經(jīng)明顯表露出來的境界,也還只是淺層次的般若境界,還未臻于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的境界,還只是“緣起性空”的中觀見,還不是離邊的大中觀見。提高來說,這一片白露地,就是大圓滿的如來藏,就是原始覺性、內(nèi)在光明、本來面目,就是“如來藏中有如來”的“本始基”,就是法爾清凈的“本不生際”,也就是脫離任何邊執(zhí)的“常樂我凈”。這就不是世俗諦中“茶即禪,禪即茶”的“茶禪一味”,而是勝義諦中無修無證、非茶非禪、非不茶不禪、不可言詮、不可思議的本際明相的“茶禪”了。入難入之楞伽,住無住之本際,達摩的二入四行,曹溪的一花五葉;祖師西來意,將心與汝安,欲了此中味,請你“吃茶去”。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藝)。道無器不現(xiàn),器無道不明,所以茶道也不完全離開茶藝。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97无码免费人妻高清,无码电影 在线播放,国产一级二级三级视频,午夜视频网址在线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五十路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