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80年左右,今西雙版納一帶的傣族在叭真的帶領下統(tǒng)一了傣族的各個部落,建立了景龍金殿國。勐泐政權的建立,標志著西雙版納傣族的主體傣泐人正式形成。
元明時期,漢、傣人民間的經濟文化交流,也更加密切,特別是大量漢族人民遷居邊疆,內地先進的生產技術、文化科學在傣族地區(qū)廣為傳播,迅速促進了傣族社會經濟的發(fā)展。
為了捍衛(wèi)祖國領土,傣族和漢、景頗、佤等族人民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對英、法帝國主義的侵略展開了多次武裝斗爭。
抗日戰(zhàn)爭期間,傣族人民又與全國人民一道,投入了反對日本法西斯的武裝斗爭,為保衛(wèi)祖國邊疆神圣領土作出了貢獻。
擴展資料:
傣族習俗
1、關門節(jié)、開門節(jié),關門節(jié),時間固定在傣歷9月15日(公歷7月中旬);開門節(jié),時間固定在傣歷12月15日(公歷10月中旬)。在這兩個節(jié)日當天,各村寨的男女老少都要到佛寺舉行盛大的賧佛活動,向佛像佛爺敬獻美食、鮮花和錢幣,在佛爺佛像前念經、滴水,以求佛賜福于人。
2、潑水節(jié)是傣族人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傣語稱“??北冗~”或“楞賀??薄?,意為六月新年。時間在傣歷6月下旬或7月初(公歷4月中旬)。
3、花街節(jié),花腰傣最隆重的節(jié)日要數農歷正月十三的“花街節(jié)”。這天,上千名青年男女從周圍的村寨匯集到花街。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傣族
傣族歷史
傣族的社會發(fā)展,和祖國的歷史分不開的。在公元前二世紀以前,傣族地區(qū)就是祖國西南和中印半島的緬甸、印度、泰國、柬埔寨、越南等國進行經濟、文化交流的要道。西漢元封二年(前109)漢武帝開發(fā)西南地區(qū),建置益州郡時,傣族地區(qū)即是益州郡的西南邊疆;東漢永樂十二年(69)在哀牢地區(qū)增設了永昌郡,傣族地區(qū)屬永昌郡管轄。當時永昌徼外的傣族先民――撣族部落,曾3次遣使攜土產珍寶到東漢京城――洛陽朝貢,受到中央皇朝的封賜。公元120年,撣國王雍由調復遣使朝賀,并派出精湛的樂隊和雜技藝術團到東漢宮廷演出,博得安帝和群臣的贊賞,東漢皇朝賜給撣國使節(jié)印綬、金銀、彩繒;撣國王雍由調被封為漢大都尉。至此,傣族和東漢皇朝正式建立了隸屬關系。這一時期,傣族社會已進入農村公社制。
唐宋兩代是傣族社會迅速發(fā)展的時期。當時傣族先民稱金齒、銀齒、茫蠻、白衣等,先后分屬于云南地方政權南詔和大理管轄。根據樊綽《蠻書》及《新唐書?南詔傳》等記載,唐時其分布區(qū)域廣及今保山、鳳慶、臨滄、孟連、景東、西雙版納、德宏及紅河州一帶地區(qū),與今日傣族分布區(qū)域大體相當。就在這個歷史時期,傣族先民在滇西建立了勐卯國(公元七世紀),在滇南開南州(后銀生府)一帶也擴大了自己的地域。到了宋代,傣族先民在滇南地區(qū)以景洪為中心建立“景龍金殿國”,時在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其首領叭真受大理國封號,“命為一方之王”(《泐史》),10年后征服遠近各邦,成為盟主,所轄地域廣大,人口眾多。傣文編年史書《泐史》稱其“有人民八百四十四萬,白象九千條,馬九萬七千匹”。由于南詔、大理對傣族地區(qū)統(tǒng)治的加強,進一步密切了邊疆與內地和中央皇朝之間的聯系,傣族社會已處于封建領主制。
這個時期傣族文化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生產力有了很大的發(fā)展。唐時的傣族先民已進入了畜力犁耕的農業(yè)階段,水利灌溉普遍應用于水稻之中。社會生產的極大發(fā)展。并由此帶來了傣族地區(qū)商品交換的繁榮。明李京《云南志略》講到傣族地區(qū)“氈布茶鹽,互相貿易”,實是唐宋時商業(yè)情況的繼續(xù)。傣族地區(qū)自古是中外交通的一條要道,西漢時所謂“蜀身毒道”或“西南絲道”,就是從四川經云南德宏等傣族地區(qū)通往緬甸、印度的交通線。到了唐代,云南與中南半島之間已有四條交通線,都經過傣族地區(qū)。傣族地區(qū)所產之金、銀、布、茶、鹽及許多熱帶果品,也就進入了中外市場。傣族地區(qū)的物產,也吸引了不少內地商人。
1253年,蒙古軍滅大理國。元朝開國后,于至元十一年(1274年),建立了云南行省,開始在傣族地區(qū)實行土司制度,在云南南部今西雙版納等地建立了徹里軍民總管府,在西部包括今德宏州一帶建立了金齒宣撫司,設六路總管府,后又建立了許多土司政權,加強了云南邊疆地區(qū)的政權建置。?清代初期,仍沿襲明制在邊疆推行土司制度,后來對靠近內地的傣族地區(qū)進行“改土歸流”,即由清廷委派的流官進行統(tǒng)治,這些地區(qū)逐步過渡到封建地主經濟。清乾隆以后,云南的土司都屬清政府委派的流官所建立的府廳管理。西雙版納于雍正七年(1729)屬清朝普洱府管理。民國時期,土司衙門雖基本保留,但國民黨在西雙版納設立了“思普沿邊總局”,分置八個區(qū),與當地土司共同議政;全區(qū)的重大事務歸總局長處理;國民黨在德宏地區(qū)設立芒遮板(今潞西)、南甸(今梁河)、干崖(今盈江)、盞達(今盈江西)、隴川、勐卯(今瑞麗)、盞西(今騰沖西)等行政委員,分轄各土司境,大大削弱了土司的權力。?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廢除土司制先后在傣族聚居區(qū)建立民族區(qū)域自治,并進行了土地改革和所有制的改造,使傣族走上了道路。經過半個多世紀傣族地區(qū)的革命和建設,尤其是1979年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傣族人民步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fā)展階段。
傣族歷史
傣族是紅河州10個世居民族之一,也是紅河州古老的土著民族之一。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tǒng)計,紅河州傣族共有98164人,占全州總人口的2?郾37%。居住區(qū)域呈大分散小聚居,主要居住在彌勒、元陽、紅河、石屏、建水、瀘西、個舊、河口、綠春等市縣,蒙自、開遠、屏邊等市縣也少量分布。傣族歷史悠久,自稱和他稱較為復雜,不同的歷史時期和不同的居住區(qū)域有不同的自稱和他稱。
一、歷史源流
傣族歷史悠久,與屬壯侗語族的壯族同祖,與水族、布依族、黎族、毛難仡佬族等有著密切的歷史淵源關系,一同來源于古代“百越”族群,以“文身斷發(fā)”為共同習俗,而且相互雜處,“各有種姓”,秦漢時期傣族先民就已經繁衍、生息在紅河地區(qū)。
漢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開發(fā)西南夷地區(qū),建立政權,設置益州郡,其西南邊疆一線正是傣族居住地區(qū)。漢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漢朝在哀牢山設置永昌郡,并同時期在“滇越”或更廣大的區(qū)域里已經存在傣族先民的政治組織“撣國”。公元一、二世紀傣族先民被稱為“撣”人,而“撣”人與永昌郡的“鳩僚”有著共同的族源關系?!皳邸比擞幸徊糠质蔷幼≡诮裨侥蠌V治省及老撾和泰國北部一帶,也是當年曾向東漢王朝“貢獻”,并與東漢王朝建立了隸屬關系。
唐代時期稱“金齒”、“銀齒”、“黑齒”等。“白衣沒命軍”參加南詔軍隊進伐安南都護府,為今紅河州境內傣族的一部分。據《新唐書?南蠻傳》說:“大中時(公元847~860),李琢為安南經略使,苛墨自私,以斗鹽易一牛,夷人不堪,結南詔將段酋遷陷安南都護府,號白衣沒命軍。”這里的“白衣沒命軍”是指“白衣”組成的軍隊,他們因不堪忍受安南都經略使李琢的苛刻剝削,于是結南詔段酋遷陷安南都護府,不再與安南都護府往來。他們就是漢晉以來興古郡內居住的“鳩僚”,分布在安南都護府北部和南詔的東南部即今越南北部與文山州和紅河州南部接壤地帶,與滇西永昌郡一帶的“金齒”、“茫蠻”等是同一民族。南詔國之后的大理國時期,聚居在滇西和滇南地區(qū)的傣族被稱為“金齒”、“銀齒”、“黑齒”、“茫蠻”等。居住在紅河流域一帶的傣族被稱為“白衣”。宋?周去非《嶺外代答》說:“安南國……西有陸路通白衣蠻。”趙汝適《諸蕃志?交趾圖》說:“西通白衣通”。此時“白衣”分布在大理國東南部和南部地帶?!对?本紀》記載至元十五年夏四月丁丑招降臨安白衣城寨;二十五年四月“……自發(fā)中慶,經羅羅,白衣入交趾,往返三十八城”。從文獻中可以看出在今文山州、紅河州至越南北部一直有傣族居住,同時也有“和蠻”(哈尼)等民族交錯相居。
有文獻說,此時期傣族地區(qū)已跨入了比較成熟的階級社會,經濟生產有了明顯發(fā)展,為其壯大政治力量奠定了物質基礎,所以南詔后期“金齒”等貴族勢力崛起,傣族部落不斷擴大發(fā)展?!对?地理志》“金齒”等處宣撫司說:“……及段氏時,白夷諸蠻漸復故地,是后金齒諸蠻浸盛?!薄巴h州……其后金齒、白白夷蠻酋阿只步等其地?!奔t河地區(qū)的傣族在宋代向新平、墨江、蒙自、建水等地遷居。這時傣族的分布區(qū)域擴展到紅河、元江及盤江一帶,成為云南少數民族中較為強大的一個民族。
元代稱“金齒”、“白夷”。李京《云南志略》說“西南之夷,白蠻最盛,北接吐蕃,南抵交趾,風俗大抵相同?!薄昂谒酝猓瑸憸娼詵|,紅河以北百夷最盛?!奔唇裎鞑嘏c印、緬交界處往東南到越南南北部地帶都有傣族居住。民國《瀘西縣志》第二卷記載:“……元初內與齊民雜處,男女青年裹頭,花飾五色線,編竹絲帽……?!庇謸对?世祖本紀》載:“至元十五年(1278)夏四月丁丑,云南行招降臨安路白衣、和尼分地城寨一百九所。”可見,今紅河兩岸傣族與其他民族交錯而居的狀況,公元十三世紀以前即初步形成。
明、清兩代沿稱“百夷”。清代對云南少數民族的統(tǒng)治,在沿襲明代行政管理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繼續(xù)和發(fā)展“改土歸流”政策。具體地說,于清雍正四年開始,清王朝在西南地區(qū)發(fā)動了轟轟烈烈的“改土歸流”運動,并具體實施“江外宜土不宜流,江內宜流不宜土”方案。于是紅河傣族地區(qū)同紅河其他民族地區(qū)一樣,江內傣族土司制度徹底“改土歸流”,甚至瓦解。而江外傣族土司雖保留了土司制度,并仍實行封建土司制度,但也是“改土”“設流”進行統(tǒng)治。這個時期,紅河傣族居住環(huán)境已基本定局,很少有遷徙和流遷現象。據清《臨安府志?土司志》卷十八載,明洪武十五年(1382)西南設大小土司委管,其任職世襲,其中就有虧容司、阿邦司(包括曼車)。清代后稱“擺夷“,解放后統(tǒng)稱為傣族,按居住地和服飾分別稱為“水傣”(白傣)、“旱傣”(包括花腰傣)。
另外,有傣族歷史文獻記載,傣族歷史分為三個時期,并以傣族歷史記錄劃分年代。第一時期他們稱為“滇喇薩哈”。又稱“橄欖時期”。根據傣歷對照的公歷推算,大約在公元前540年左右,這個時期是傣族社會無官、無佛寺、無剝削的時代。第二時期叫“摩喇薩哈”,又稱“食米時期”,大約從公元前540年~公元700年之間,這個時期已有官、有佛寺,但沒有剝削。第三時期叫“彌喇薩哈”,大約從公元700年~1950年,這個時期傣族社會是有官、有佛寺、有剝削的時代。雖然這一傳說的年代并非準確,但也概括了傣族遠古社會發(fā)展的一般進程。
二、族稱
(一)歷代傣族稱謂
傣族自定居紅河起,到今自稱和他稱,因居住區(qū)域和風俗習慣以及遷徙線路的不同而復雜紛紜。在漢文史籍中記載的傣族稱謂有:“僚族”、“鳩僚”、“白衣”、“百夷”、“金齒”、、“銀齒”、“黑齒”、“繡面”、“茫蠻”、“棠魔”、“傣”、“大傣”、“小傣”、“大百夷”、“小百夷”、“擺衣”、“大擺夷”、“小擺夷”、“旱擺夷”、“水擺夷”、“旱傣”、“水傣”等。
1、“僚”。即“僚族”,是從“百越”族群部落中分化出來的一部分。據《后漢書?西南夷?夜郎傳》記載:“夷僚咸以竹王(夜郎王)非血氣所生,甚重之,求為立后?!笨梢?,夜郎王統(tǒng)治區(qū)域以“夷僚”即僚族為主。當時的郡十七縣,據《漢書?地理志》記載,其地區(qū)包括今貴州的黃平縣以西地帶、云南的曲靖地區(qū)、紅河州北部和東南部、文山州及廣西的百色縣以西地帶,在這個廣闊的區(qū)域范圍內,普遍有夜郎王的轄民“僚人”部落??梢姡鳛榇鲎逑让竦摹傲抛濉?,西漢時期就分布在紅河境內了。
2、“鳩僚”?!傍F僚”是從“僚族”中分化出來的一部分?!度A陽國志?南中志》記載:“興古郡,建興三年(公元225年)置,屬縣十一,……多鳩僚、濮……?!笔駶h初年設置的興古郡在今文山州、紅河州南部一帶,并與“濮人”等雜居于此地。也就是說,東漢時期從“僚族”中分化出來的一部分,稱為“鳩僚”。尤中在《云南民族史》說:“新出現的‘鳩僚’顯然是從僚族中出來的。所以名稱上仍然帶有‘僚’。這部分‘鳩僚’只能是文山州、紅河州境內傣族人的先民?!?
3、“白衣”。張九齡在《敕安南首領爨仁哲書》中記有“僚子首領阿迪”。阿迪所轄的僚族,居住在接近安南都護府的地方,即今文山州、紅河州南部一帶,屬于漢晉時期興古郡內的僚族。但到唐朝中期及其以后,鳩僚出現在原地,被稱為“白衣”。
4、“金齒”、“銀齒”、“漆齒”、“繡面”、“茫蠻”。據《云南民族史》記載,漢晉時期興古郡內的僚和鳩僚的分布區(qū),是東部的僚和鳩僚。南北朝及其以后,西部的永昌郡,當地的鳩僚閉關自守,當時的漢族對傣族知之甚少,故不見記載。南詔把原來的永昌郡再統(tǒng)一之后,其內部的鳩僚即被稱之為“金齒”、“銀齒”、“漆齒”、“繡面”、“茫蠻”等。當時,這些族群一部分就已居住在紅河境內了。
5、“棠魔”?!缎U書》卷四里有“棠魔”分布在“去安南管內林西原十二日程”處。林西原即今越南老街省。則去“林西原十二日程”的“棠魔蠻”即在金平縣至越南萊州省一帶。有人說,“棠魔”乃“僚勐”的對譯?!傲袍隆笔谴鲎逯械囊徊糠?,因傣族大多自稱“傣族”。
6、“傣”。據《云南民族史》說:“傣族則自唐朝以來就自稱為‘傣’。元朝時期亦然。‘金齒’、‘百夷’,仍然是漢族對傣族的稱呼?!苯窬幼≡诤涌诳h的傣族和元陽縣部分傣族自稱“傣”。
7、“大傣”、“旱擺夷”、“小傣”、“水擺夷”。此稱乃近代以來對德宏州境內居住的“傣德”為“大傣”或“旱擺夷”,對西雙版納州境內居住的“傣泐”為“旱擺夷”或“水傣”,或者“水擺夷”。今紅河境內的傣族中也有稱“旱擺夷”和“水擺夷”。
從以上傣族的稱謂看,各地傣族自稱“傣”,而其他稱謂都是某些史學家就傣族文化生活中的某些表面現象對傣族的稱呼。
(二)現代傣族稱謂及其人口分布
現在紅河境內的傣族自稱和他稱復雜紛繁。有“傣”、“傣尤”、“傣拉”、“傣朗”、“傣卡”、“傣尤倮”、“傣倮”、“魯傣魯南”、“傣婁”、“傣洛”、“傣端”、“布莽”、“傣雅”、“擺夷”、“擺依”、“把依頗”、“阿簇啪”、“阿簇”、“依”、“比玉”、“樸丹”、“黑傣”、“白傣”、“普洱傣”、“水傣”、“旱傣”、“水擺夷”、“旱擺夷”等20多種自稱和他稱。
1、“傣”。自稱“傣”,紅河各地傣族先民的自稱。居住在河口縣橋頭鄉(xiāng)傣族和元陽縣部分傣族,至今仍自稱“傣”。自稱“傣”的傣族,共有14個自然村,人口約1400人。
2、“傣卡”。原本是他稱,現已成自稱。傣族稱漢族為“卡”,“傣卡”為漢族融合而來的傣族。居住在石屏縣異龍鎮(zhèn)五朗溝河流域、新城鄉(xiāng)花龍河流域和綠春縣騎馬壩鄉(xiāng)渣嗎河流域的傣族,至今自稱“傣卡”。自稱“傣卡”的傣族,共有51個自然村,其中漢、彝、哈尼等族雜居的有14個自然村,人口近萬人。
3、“傣拉”。原本是他稱,現已成自稱?!按隼笔恰按隼省钡膭e譯。居住在紅河縣勐龍傣族鄉(xiāng)勐甸村委會、大羊街鄉(xiāng)新村村委會的傣族,至今仍稱“傣拉”,共有5個自然村,1200多人。
4、“傣尤”。原本是他稱,現已成自稱。居住在紅河縣勐龍傣族鄉(xiāng)的勐龍、勐甸、大黑公、元陽縣的烏灣、丫多、者那、麻栗寨、大瓦遮、馬龍、楊系、芒鐵、芒鞏、逢村嶺等傣族,至今仍稱“傣尤”,共有64個自然村,1300多人。
5、“傣尤倮”。原本是他稱,現已成自稱。居住在元陽縣馬街鄉(xiāng)的牛街和中寨傣族,至今仍稱“傣尤倮”,約700人。據調查,他們與居住在石屏縣五郎溝河的傣族,其語言、服飾、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基本相同。
6、“傣倮”。是“傣婁”、“傣洛”、“傣羅”的別譯。原本是他稱,現已成自稱。居住在紅河流域和藤條江流域的傣族,至今大多自稱“傣倮”,并與自稱“傣尤”的傣族交錯定居。共有30多個自然村,人口約1700人。
7、“傣泐”。原本是他稱,現已成自稱。居住在金平縣勐拉鄉(xiāng)新勐村委會的普洱上寨、普洱中寨、普洱下寨等三個自然村傣族,至今自稱“傣泐”,人口約1140人。
8、“魯傣魯南”。原本是他稱,現已成自稱。為水的兒女。居住在金平縣的金水河鎮(zhèn)、勐拉鄉(xiāng)、者米鄉(xiāng)、老勐鄉(xiāng)等大多數傣族,至今仍稱“魯傣魯南”,共有34個自然村,人口約1440人。
9、“擺依”。是“擺夷”的別譯。原本是他稱,現已成自稱。居住在建水縣的曲江鎮(zhèn)、甸尾鄉(xiāng)、南莊鎮(zhèn)、陳官鎮(zhèn)、個舊市的倘甸鎮(zhèn)、雞街鎮(zhèn)、乍甸鎮(zhèn)、彌勒縣的彌陽鎮(zhèn)、巡檢司鎮(zhèn)、朋普、,瀘西縣的午街鋪鎮(zhèn)等傣族,至今仍稱“擺依”,共有111個自然村,其中:與彝、漢、壯、苗等族雜居的有76個自然村,人口38800余人。
10、其他?!鞍岩李H”是紅河縣彝族尼蘇頗支系對當地傣族的稱呼,意為“生活在河水邊的人”?!鞍⒋亍笔羌t河縣哈尼族對當地傣族的稱呼,含義不詳?!鞍⒋嘏尽笔窃柨h哈尼族對當地傣族的稱呼,含義不詳?!耙馈笔呛涌诳h橋頭鄉(xiāng)苗族對當地傣族的稱呼,含義不詳?!氨扔瘛笔呛涌诳h橋頭鄉(xiāng)瑤族對當地傣族的稱呼,含義不詳?!皹愕ぁ笔呛涌诳h橋頭鄉(xiāng)壯族對當地傣族的稱呼,含義不詳?!昂诖觥焙汀鞍状觥笔墙鹌娇h當地漢族對傣族的稱呼,以服飾著裝稱呼。“普洱傣”是金平縣漢族對當地部分傣族的稱呼,意思是他們來自西雙版納。“水傣”和“水擺夷”是金平縣漢族對當地自稱“魯傣魯南”、“白傣”、“傣泐”、“普洱傣”和紅河縣漢族對“傣拉”等3個傣族支系的稱呼,因他們大多生活在河水邊,故名。“旱傣”和“旱擺夷”是石屏、紅河、建水、個舊、金平、元陽等縣漢族對當地自稱“傣尤”、“傣倮”、“傣卡”及個舊、彌勒、瀘西自稱“擺夷”的傣族的稱呼,因他們大多生活在離河水稍遠的地方,故名。
以上20多種自稱和他稱、其他稱帶有大民族主義的民族歧視性。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根據黨的民族政策,不僅廢除了大民族主義歧視性的他稱,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而且“名從主人”的原則,依據廣大傣族人民的意愿,決定統(tǒng)稱為傣族。195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qū)域自治法》頒布實施后,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在紅河州成立了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州縣,也成立了紅河縣勐龍傣族鄉(xiāng)和元陽縣南沙傣族鄉(xiāng)(現已撤鄉(xiāng)設鎮(zhèn))。同時,傣族人民同其他兄弟民族團結一致,在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下,迎來安定、團結、平等、繁榮的生活。
三、流遷狀況
紅河境內的傣族因居住區(qū)域不同,又自稱和他稱有異。居住在南盤江上游的建水、個舊、彌勒、瀘西等市縣自稱“擺夷”的傣族,明末清初就和漢族雜居在一起了。清乾隆《彌勒州志》記載:“擺夷性溫良,依水而居,平地而耕。通漢語,風習亦近似?!笨梢姡@一帶的傣族文化,被漢文化逐漸同化。據《瀘西縣志》記載:“瀘西傣族系南詔、大理國時期由永昌西南遷入定居,至今已有600余年?!?
居住在紅河縣勐龍傣族鄉(xiāng)壩罕村自稱“傣拉”的傣族陶氏家族老人說,他的祖先是南詔、大理國時期,從大理遷入石屏縣牛街鎮(zhèn)蝦洞(紅河流域北岸),到20世紀50年代初期,有一部分從壩罕遷往罕龍和元江縣境內。
居住在紅河縣勐龍傣族鄉(xiāng)刺通寨、曼版、舊寨等地自稱“傣尤”的傣族阮氏家族和刀氏部分家族,據傳,他們的祖先是從越南老街省遷入個舊市蠻耗鎮(zhèn),經元陽縣南沙,順猛龍河而上,在勐甸定居至今。
居住在元陽縣傣族據《元陽縣志》記載,“多為公元1278年前后,自西雙版納一帶遷入”??蓮漠斀翊鲎宓孛械摹佰隆焙蛡髡f中的“大象”、“孔雀”等得到證實。
居住在石屏縣異龍鎮(zhèn)五郎溝河自稱“傣卡”的傣族,據他們家譜記載,從廣西太平府江州縣湘州所分支,經浙江金華府浦江縣,又經江蘇松江府金山縣、山東云府文山縣、陜西甘泉縣、陜西阻谷縣、安徽廬江縣、云南臨安府曲江鎮(zhèn)、峨山縣、石屏城東,最后定居在此地。而范氏家族,清嘉慶十八年,一部分留居在此地,一部分從此地遷往本縣者那新寨,還有一部分從此地遷往今綠春縣騎馬壩鄉(xiāng)定居。據《石屏縣志》載:“1957年刀志過老人說,刀姓是明代從(元江縣)因遠壩遷來的。最先是刀姓的插播、渴愛兩兄弟遷出,途中,一個死于(元江縣)三馬頭。兩范姓則是從建水遷入,最后遷入的是柏姓。又據上了年紀的石屏縣文人說:石屏異龍湖畔有鞍擺夷(傣族)居住,據康熙《石屏州志》所載村名有“百夷龍井”、“百夷寨”、“百夷沖”,這些村寨,疑先前即為傣族居住的地方。
居住在金平勐拉鄉(xiāng)普洱上、中、下三個自然村的傣族,據考證,他們從西雙版納一帶遷徙而來。居住在金水河、曼棚、南窩等傣族村寨,是從越南萊州省孟來縣和清河縣遷徙來的??傊?,紅河境內的傣族來自于四個地方,如自稱“傣尤”的傣族來自保山地區(qū)和越南老街??;自稱“傣卡”的來自廣西太平府;自稱“傣泐”的傣族來自西雙版納;自稱“魯傣魯南”的傣族來自越南萊州省孟來縣和清河縣。